ARTICLE DESCRIPTION
上一次我們談到功能主義的主軸:形式應為功能而生
那麼,有沒有可能一個建築為功能而生的同時,也能同時表達設計的精神層面呢?答案是肯定的,最經典的例子,大概就是勒·科比意(Le Corbusier)位在法國靠瑞士邊境的<廊香教堂>了。
完工於1954年,被後世尊稱為功能主義之父的科比意,在那個時代,挑戰自己過去功能至上的建築理念,將這個建築在滿足一個教堂功能的前提下,在其中注入了人神間溝通的信念,演化成一座現代建築,遠遠的領先了當代的建築格局。
整個建築僅由混凝土與當地的石材搭砌而成,少了過去功能主義明確的幾何格局,很難明顯看到傳統建築該有的梁柱系統。所有立面的皆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,比例完美。成流體形式並看似厚重的混凝土屋頂其實在工法施作下非常薄,但從下往上看時又能呈現沉穩又輕巧的感受,搭配上晴空下雪白的牆壁與看似不規則但採光極佳的窗戶,先將這座天主教教堂令人嘆為觀止的獨特性定下了基調。
天氣好時,在教堂內部,可以看到柯比意在這個室內空間運用光線的手法,會令人不想離去,極簡的彩繪玻璃,用小窗使光線能從上往下灌溉給使用者的小祈禱室,極簡的十字架與祭壇象徵,無不超脫當時人們對教堂及建築範疇的理解。
自古以來,人們都傾向不斷質疑這個世界,而偉大的藝術家與思想家,則傾向不斷質疑自己。柯比意的質疑,成就了廊香教堂,直至今日,它還是站在那片草皮上,跟陽光互動著,跟神靈互動著。